當前位置: 首頁 ? 資訊 ? 農業(yè)科技 ? 科技動態(tài) ? 正文

黑龍江省耐鹽堿水稻產量實現新突破
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9-29??來源:農林衛(wèi)視??瀏覽次數:1414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(視頻)在黑龍江安達市先源鄉(xiāng)八里崗村,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(chuàng)新中心東北中心示范基地傳來好消息:耐鹽堿水稻品種“龍稻21”實測畝產508.6公斤。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早熟耐鹽堿水稻品種產量實現新突破。實測畝產508.6公斤測產現場,由11位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,選取長勢均勻、有代表性的田塊,現場檢測了pH值后,立即開始收割。經過計算,實收田塊土壤pH值為9,


(視頻)

在黑龍江安達市先源鄉(xiāng)八里崗村,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(chuàng)新中心東北中心示范基地傳來好消息:耐鹽堿水稻品種“龍稻21”實測畝產508.6公斤。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早熟耐鹽堿水稻品種產量實現新突破。

實測畝產508.6公斤

測產現場,由11位專家組成的測產專家組,選取長勢均勻、有代表性的田塊,現場檢測了pH值后,立即開始收割。經過計算,實收田塊土壤pH值為9,實收面積2206平方米,扣除雜質和含水量后,最后畝產508.6公斤。種植戶表示,“龍稻21”不僅產量高,而且口感好。

種子是農業(yè)的“芯片”,好種才能產好糧。高產的品種為鹽堿地水稻大面積推廣示范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
通過品種、技術進行改良

專家表示,鹽堿地產糧取得突破性進展,主要得益于科研人員在長期的科研和生產實踐過程中,篩選出來好的耐鹽堿水稻品種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,比如提高插秧密度,用酸性肥料做底肥。同時,種耐鹽堿水稻是一個很好的改良方法。多種幾年,鹽堿地就會變成豐產田、增收田。

責任編輯:彭祎晗 賀志強 高巖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