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科普博覽 » 人文歷史
  • 中華文化 | 安民 Give Peace and Comfort to the People
    中華文化 | 安民   Give Peace and Comfort to the People
    • 安民Give Peace and Comfort to the People安定百姓或讓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。中國古人認為,這是國家或治國理政者的基本職責和主要目標,也是執(zhí)政者贏得民眾擁護的基本前提,同時也是降低治理成本、爭取更好治理狀態(tài)的基礎(chǔ)條件。而“安民”的根本在于保障百姓的實際利益,及時地發(fā)現(xiàn)、匡正政策或制度的缺失。這與“民惟邦本”的思想是相通的。The term means to ensure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20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經(jīng)學 Classics Scholarship
    中華文化 | 經(jīng)學  Classics Scholarship
    • 經(jīng)學Classics Scholarship研究儒家經(jīng)典的學問?!敖?jīng)學”也稱“六藝之學”,是圍繞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易》《春秋》等儒家經(jīng)典展開的學問,包含對經(jīng)典的訓詁注疏、義理闡釋以及對文本傳承、學派源流等問題的討論?!敖?jīng)學”的核心是通過對經(jīng)典義理的不斷闡釋,表達闡釋者對生活世界的秩序與價值的根本理解。It refers to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.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20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自治 Self-discipline/Self-control
    中華文化 | 自治  Self-discipline/Self-control
    • 自治Self-discipline/Self-control自己治理自己,包括修養(yǎng)自身德行、約束自己行為、管理自己事務(wù)等含義。在政治上,它屬于“人治”范疇。它要求治理者順應(yīng)形勢嚴格管好自己,以身作則,然后帶動廣大民眾管好自己及自己的事情,進而達成整個社會的良好治理狀態(tài)。近代以來,人們用它與autonomy和self-government對譯,使“自治”一詞演變?yōu)檎胃拍?,指依?jù)法律規(guī)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14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則 Rules
    中華文化 | 則  Rules
    • 則 Rules法則、規(guī)則?!皠t”既指天地自然運行的規(guī)則,也指人倫生活所遵循的法則。這些法則決定了生活世界的基本秩序,違背這些法則會導(dǎo)致混亂與災(zāi)禍。有人認為,天地與人事遵循著相通的法則,人事的法則來源于對天地之則的秉承或效法。也有學者認為,天地與人事有著各自不同的法則,互不影響。It refers to rules and principles. The term denotes not only na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13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自知
    中華文化 | 自知
    • 自知Know oneself/Self-knowledge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。這是正確認識他人及一切事物的基礎(chǔ),也是不斷超越自我、提升自我的前提。它往往是有智慧的人與杰出者的基本素質(zhì)。它強調(diào)的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、主體精神的樹立,與古希臘“認識你自己”的理念相通。The term means to hav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'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11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知易行難 To Know Is Easy; To Act Is Hard
    中華文化 | 知易行難  To Know Is Easy; To Act Is Hard
    • 知易行難To Know Is Easy; To Act Is Hard對人倫日用之道的認知并不困難,真正的困難在于踐行其道。這是中國古人對“知”“行”關(guān)系的一種認識,與“知難行易”的觀念相對。這種知行觀念將人的認知與行動視為既相區(qū)別又相聯(lián)系的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,并通過對“行”的困難的強調(diào),避免知行脫節(jié)、知而不行的情況。It is not difficult to know the moral principles guiding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10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至樂無樂 Utmost Happiness Lies in Not Aware of the Happiness
    中華文化 | 至樂無樂  Utmost Happiness Lies in Not Aware of the Happiness
    • 至樂無樂Utmost Happiness Lies in Not Aware of the Happiness至高的快樂是內(nèi)心祥和而超越樂與不樂的判斷。莊子認為,快樂應(yīng)該依從于自己的本心,如果以世俗觀念為判斷依據(jù),可能會背離生命的本質(zhì);如果為情感和欲望所驅(qū)使,可能會伴隨失落與傷害??鞓放c否的判斷實際上源于對利害得失的判斷,而利害得失是相對的、可變的,因此,忘卻得失利害、沒有了快樂意念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09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懸壺濟世 Hanging a Gourd (Practicing Medicine) to Help the World
    中華文化 | 懸壺濟世  Hanging a Gourd (Practicing Medicine) to Help the World
    • 懸壺濟世Hanging a Gourd (Practicing Medicine) to Help the World行醫(yī)救助世人?!皯覊亍奔窗蜒b藥的葫蘆掛起來,作為行醫(yī)賣藥的招牌,泛指從事醫(yī)療職業(yè);“濟世”是對困苦之人提供救助。這一觀念,使行醫(yī)賣藥超越了一般職業(yè)與謀生手段而被賦予了人文關(guān)懷的意義。它既是世人對于醫(yī)者救死扶傷、治病救人行為的一種贊頌,也是醫(yī)者用以自勵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判斷。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08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縣解 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
    中華文化 | 縣解  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
    • 縣解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解除倒懸的狀態(tài)(縣:“懸”的本字)。也作“懸解”。出自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。莊子認為,人們往往站在自我立場上去看待他者,因而按照自己的標準形成對他者、對世界的成見,讓自己的心處于某種執(zhí)著的情緒或狀態(tài)之中。在莊子看來,這種執(zhí)著于內(nèi)心成見的狀態(tài),就好像心被捆縛倒懸起來。而破除內(nèi)心的成見,解除心被倒懸的狀態(tài),即是所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07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知難行易
    中華文化 | 知難行易
    • 知難行易To Act Is Easy; To Know Is Hard對人倫日用之道的踐行并不困難,真正的困難在于認知其道。這是對“知”“行”關(guān)系的又一種認識,與“知易行難”的觀念相對。這一觀念由孫中山在《孫文學說》(后作為《建國方略》一書中的“心理建設(shè)”部分)中提出。在孫中山看來,傳統(tǒng)的“知易行難”觀念在當時已經(jīng)成為禁錮人們思想、阻礙革命行動的“心理之大敵”。為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06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自勝
    中華文化 | 自勝
    • 自勝Overcome Oneself戰(zhàn)勝自我,克制自己。人有長短,事有成敗。而事之成,取決于己之長;事之敗,取決于己之短。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,不斷地消除自身的不足,超越自身的局限,使自己無限地趨于完善,成為真正的強者。這不僅是克服困難、戰(zhàn)勝敵人的先決條件,也是個人提升自我的生命歷程。一人如此,一國亦如此。其基本精神與“自強不息”不無相通之處。Overcomi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05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自強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
    中華文化 | 自強不息 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
    • 自強不息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自己努力向上,強大自己,永不懈怠停息。古人認為,天體出于自身的本性而運行,剛健有力,周而復(fù)始,一往無前永不停息。君子取法于“天”,也應(yīng)發(fā)揮自己的能動性、主動性,勤勉不懈,奮發(fā)進取。這是中國人參照天體運行狀態(tài)樹立的執(zhí)政理念和自身理想。它和“厚德載物”一起構(gòu)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。The 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9-02
  • ?
  • “耕”以強體,“讀”以潤心——我國耕讀教育開展情況調(diào)研報告
    “耕”以強體,“讀”以潤心——我國耕讀教育開展情況調(diào)研報告
    • 湖北恩施某小學學生采摘茶葉,在學習農(nóng)事中了解農(nóng)業(yè)、收獲快樂。新華社發(fā)浙江省湖州市某小學學生在阜溪街道郭肇村鄉(xiāng)村農(nóng)耕博物館參觀。謝尚國攝/光明圖片在湖北省秭歸縣沙鎮(zhèn)溪鎮(zhèn)長春村,梯田、農(nóng)民與傳統(tǒng)民居構(gòu)成了一幅美麗的農(nóng)耕畫卷。新華社發(fā)編者按“半榻暮云推枕臥,一犁春雨挾書耕?!痹诰d亙千年的農(nóng)耕文化長河中,耕讀教育始終是一顆閃亮寶石,鐫刻著古人
    •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 2022-09-02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心生而言立 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
    中華文化 | 心生而言立  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
    • 心生而言立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人有了思想感情,才產(chǎn)生語言。這一術(shù)語的意義在于指出了人的思想感情是語言和一切文學創(chuàng)作的前提,人有了充沛而真實的思想情感,才能寫出上好的詩文。它體現(xiàn)了古人對于創(chuàng)作主體精神世界的重視。它還強調(diào),由“心”到“言”,并非刻意的安排,而應(yīng)是自然而然的過程。Speech and writing come from feelings and thought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31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韜光養(yǎng)晦 Keep a Low Profile
    中華文化 | 韜光養(yǎng)晦  Keep a Low Profile
    • 韜光養(yǎng)晦Keep a Low Profile隱己之長,補己之短。“韜”本指劍衣或弓袋,引申為內(nèi)藏;“光”即光芒、光彩,比喻實力、才華等優(yōu)長;“韜光”即收斂自己的光芒,指不以自身優(yōu)長而炫耀、張揚?!梆B(yǎng)”即修養(yǎng)、培養(yǎng);“晦”即昏暗不明,與“光”相對,比喻自身的劣勢、短處;“養(yǎng)晦”指加強修養(yǎng),彌補自身不足。此語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低調(diào)、內(nèi)斂,注重自我完善和發(fā)展的精神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30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四端 Four Initiators
    中華文化 | 四端  Four Initiators
    • 四端Four Initiators仁、義、禮、智四德的端始、萌芽。孟子認為仁、義、禮、智根于心。惻隱之心是仁之端,羞惡之心是義之端,辭讓之心是禮之端,是非之心是智之端。“四端”是每一個人天生所具有的,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(zhì)特征。人只要充分擴充、發(fā)揮自己內(nèi)心所固有的善端,就能夠成就仁、義、禮、智四德,從而成為君子乃至圣人。The four initiators are buds of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30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曠達 Broad-mindedness / Unconstrained Style
    中華文化 | 曠達  Broad-mindedness / Unconstrained Style
    • 曠達Broad-mindedness / Unconstrained Style指詩歌作品中所體現(xiàn)的超然物外、曠放通達的胸襟和藝術(shù)風格。是作者通達的人生觀及平和心態(tài)與作品藝術(shù)形象的高度融合。具有曠放性情的作者,多因世事坎坷或社會動亂而落魄或退隱,往往以詩文抒寫胸臆,反映在詩歌作品中,既有對世事物情超曠出塵的人生警悟,也有憤世嫉俗、傲岸不羈的真情流露。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儒家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25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友善 Friendly and Kind
    中華文化 | 友善  Friendly and Kind
    • 友善Friendly and Kind友好親近,和善共處。“友”的古字像方向相同的兩只手,引申為志趣相同,互為援手;“善”本義為美善、和善。兩字連用形容超越血緣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和善的關(guān)系狀態(tài)。這種關(guān)系的建立是以彼此秉持共同的道義原則為前提的。時至今日,作為一種個人品質(zhì)和倫理規(guī)范,它仍然被認為是構(gòu)建和諧美好社會所必需的價值觀。This term means to be frien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24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專 | 見利思義 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
    中華文化專 | 見利思義  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
    • 見利思義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在面對利益之時,首先思考、分辨利益的獲取是否符合道義。是儒家用以處理義利關(guān)系的準則。對利益的追求與對道義的堅守之間常存在沖突。人們往往會因為貪圖私利而忽視道義,行背德違法之事。針對這種情況,孔子提出了“見利思義”的主張,倡導(dǎo)人們應(yīng)該在道義的原則之下謀求利益。知曉道義的是君子,一味追求利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24
  • ?
  • 中華文化 | 雕琢情性,組織辭令
    中華文化 | 雕琢情性,組織辭令
    • 雕琢情性,組織辭令Ennoble One's Sentiment to Produce Fine Writing陶冶提煉自己的思想情感,組織成精湛優(yōu)美的文章。詩文不是詞句的簡單組合,而與作者的情性相關(guān)?!扒樾浴笨梢岳斫鉃槿说乃枷肭楦屑皩ψ匀蝗松纳羁谈形虻?。作者由個人的思想情感出發(fā),選取合適的辭藻語句來表達,使之能傳達出自己的情感與觀點,進而感染或啟迪更多的讀者。這是因為文學
    • 《中華思想文化術(shù)語》編委會 2022-08-19
  • ?
 «上一頁   1   2   …   11   12   13   14   15   …   18   19   下一頁»   共375條/19頁 
?
按分類瀏覽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友情鏈接 >> 更多